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GRE/GMAT邏輯題背後的架構及解法


相信有考過GRE/GMAT應該都會對邏輯題有很大的困惑
而我也在思考了很久之後
發現邏輯的題目其實是有某些規則可循的
所以就把這些規則整理一下
這樣碰到題目馬上就可以選出答案
甚至還可以猜到出題者會出哪些錯誤選項



最近因為在上邏輯題,所以對邏輯的題目做了一些分析,得到了一些心得
一般邏輯的題目都有一些規律,大概是
前言 A1--> A2 --> A3 ---> ………… -->An
然後結論是  所以 An ---> B
接下來題目會問你說,底下哪個選項可以weaken或是support結論或是結論的assumption是什麼?

先講一個邏輯的主要概念
  A ------> B 
這個邏輯句其實代表了一個概念
那就是他表示一種喇叭狀的對應關係
如果用圖表來表示的話就是這種狀況

這時候AB的充分條件,BA的必要條件

不是函數的一對一對應,如果是函數的關係,則應該是A --->B 而且 B 也可以 B ---> A,則表示成 A <------> B


1. 一般來講選項都是A ---> B
A 不會跟An差太遠
補習班的老師會跟你說,weakensupport的題目只要注意topic跟方向就好了
topic就是指A的內容不能跟An差太遠,如果是跟A1,A2.一樣的話那就是重複前提,如果跟An無關的話那就是topic不對,而且不但要跟An有關係,而且還要出現新資訊,這時候的新資訊會決定B的方向是weaken或是support,所以A的選項有這樣的一些限制
至於方向的話就是指依照選項的含意,去推出Bweaken或是support的方向,跟題目要求不同就不對

選項中如果是錯誤選項的話通常有一些特徵,
比如說,重複前提,無關前提,無關的比較,限縮樣本或是擴充樣本,方向不對

2. 還有在這個邏輯句裡面其實隱含了一個前提(assumption)
喇叭狀的對應其實也是前提之一,不過不一定是,因為他可以是AB一對一對應,只能說有這個可能
可是有一個一定會成立的前提,那就是  
一定 不指向B


------> B 

因為如果 (-A) 也指向B的話,那就變成不管A 跟 (-A)  都指向B的情況的話,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那這個邏輯句有講跟沒講一樣
所以在補習班裡面教你的是,如果碰到assumption的題目的話,選項一定要符合 否定之後 weaken 的選項,這就表示了這個意義

3. 另外一種assumption的情形那就是bridge a gap
這種狀況表示說題目中有新資訊出現
比如說若前提  A -----> B, 然後結論是 C ------> B
這樣的結論是不是哪裡怪怪的,這表示AC之間一定要有某種關連,這樣的結論才能成立,所以表示 C必須 ------> A
舉個例子,比如說 被人打(A) -----> 所以會痛(B)
現在結論是 騎車(C) ------- > 也會痛(B) 
那這樣結論要成立的前提就是 C ----> A
選項必須提到說  騎車(C) 的時候 ------> 常常都會被人打(A),這樣結論才會成立,這就是bridge a gap的一種assump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