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如何讓youtube可以自動緩衝

如果有常常在看youtube的人
應該可以知道google為了流量的問題
所以取消了自動緩衝的功能
因為沒有緩衝  所以在網路慢的時候
看影片實在很痛苦
然後我上網找了一些軟體
有一些軟體可以下載youtube的檔案
可是後來發現只是為了看個影片就要下載下來
還要等很久也不是很符合實際
果然還是要有自動跑完緩衝功能才比較裡想

後來上網找了一些資料
發現真的還是有方法可以強制youtube自動緩衝的
有人說使用html5 影片可以自動緩衝
不過這個方法有時有效有時無效
真正有用的方法是使用這個java scripts

YouTube - Auto-Buffer & Auto-HD

這個scripts可以在google chrome, firefox, safari都可以裝
而且在mac chrome也可以裝
作者做了很多次更新  有很多版本
所以要找到真正最新的版本才能有效緩衝
可見youtube似乎也是一直在更改程式不讓人緩衝的樣子

其他有效的方法就是加裝一些外掛功能

播放youtube的緩衝套件



有關於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的意義和解釋

之前一直都很想寫有關於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的差別
尤其在看了一些論文之後
發現對於這些概念有比較正確的了解
所以就記錄一下
所有的解釋其實還是要從定義而來
所以要看一下根本的數學式的定義























sensitivity是true positive的結果
=a/ (a+c)

specificity是true negative
=d/ (b+d)

所以如果當一個檢查sensitivity很高 specificity很低的時候
所出來的示意圖應該是怎麼樣呢?





圖一








這裡我們用實線的圓圈來代表檢查  虛線代表疾病本身
如果一個檢查sensitivity很高specificity很低  所出來的圖像就如上所示
如果再極端一點的話會長的這樣






圖二








sensitivity最高的狀況就是檢查整個把疾病都包含進去了
這種狀況之下如果我把每個人都當成有病
那sensitivity最高  因為你不會miss任何一個人
不過specificity就變低了
所以檢查的實線圈圈愈大  sensitivity不變都是100%
可是specificity卻會越來越小

在回到圖一那種比較正常的狀況
那種比較符合現實的狀況
所以如果sensitivity高的話  重點其實是在c這一塊
sensitivity愈高表示c愈小  (所以c代表的是 false negative ,偽陰性)
同時因為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有某種相反的關係
所以sensitivity愈高  specificity愈低
specificity愈低表示b值越大   (b代表的就是false positive, 偽陽性)

所以在此要歸納一些原則
--sensitivity愈高  specificity愈低
--c代表 false negative ,偽陰性
--b代表 false positive, 偽陽性
--sensitivity愈高表示c值愈小
--specificity愈高表示b值越小

在此如果一個檢查sensitivity高的話
它比較會是一種理想中的檢查
因為比較不會miss有疾病的人
這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它的正確性有多少
如果討論到正確性的話
就牽涉到PPV(positive predictive valus)
ppv= a/(a+b)
這時候就只牽涉到檢查本身的正確率了
可是大家可以注意到 a其實是不變的
所以b值決定了ppv的大小
如果b值越小  表示ppv越大
那這樣就表示這樣的檢查正確率很高了
可是b值其實是跟specificity相關的
(specificity越高  b值越低)
所以在討論到正確率的問題
ppv其實是跟specificity連動的
specificity越高  b值越低  ppv越高

所以這裡又出現了一些原則
--ppv跟specificity跟b值相關
--npv跟sensitivity跟c值相關
--specificity越高  ppv越高
--sensitivity越高  npv越高


另外一個狀況就是表示如果一個檢查
specificity很高  sensitivity很低
那這個檢查的示意圖會像什麼樣子














這個檢查應該會長的像上面那個樣子
sensitivity很低  c值高
specificity很高  b值低
這個檢查本身會比真正有疾病的小很多
可是因為b值低 所以它的ppv很高
只要它說是有病的人  大概就是真的有病了

















最極端的狀況就是像上面那樣了
檢查全部都在疾病裡面
specificity為 100%   ppv也為100%

這裡又有一些原則
所以我們可以了解
sensitivity, specificity是比較跟疾病相關的
這裡會比較注重sensitivity
可是當把有疾病的人篩選出來之後
要注意的就是ppv, npv
而這些是比較跟檢查本身的正確率相關的
這時候要注意的就是ppv這個

所以當我們評論一個檢查的時候
第一個會問的其實是sensitivity
如果sensitivity好的話 接下來才會問ppv
這樣是比較符合邏輯
可是因為specificity跟b值跟ppv都是連動相關的
所以當specificity高的話   ppv也是高
所以這就是問完sensitivity之後在問specificity的原因
也許不是直接相關不過卻是有連動的




參考資料
http://www.alivelearn.net/?p=898

http://uberpython.wordpress.com/2012/01/01/precision-recall-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

http://m.australianprescriber.com/magazine/13/3/62/4/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運動用的雙耳藍芽耳機Jaybird JF3 Freedom開箱


最近在找藍芽耳機
結果都是單耳的
要不然就是那種藍牙本體然後再外接耳機的
我曾經在想如果藍牙本體還要在外接耳機的話
那還不如直接接手機就好了
應該會有本身就有藍牙功能的耳機吧
後來在仔細google之後
發現耳罩式的藍牙耳機很多
不過不適合運動中使用
後來發現真的有適合運動的藍芽耳機(雙耳耳道式耳掛式頸帶式都有)
說真的還有好幾種
我買的是其中一種jaybird JF3 Freedom Bluetooth Headphones
官網介紹

台灣沒有在賣 需要上網去國外買
香港expansys網站

amazon也有在賣

接下來就是開箱了
香港的expansys買的
送貨很快三天就到了




包裝長這樣

側面有磁鐵


背面


裡面




這個就是耳機本體啦


左邊那個是收納盒






裡面的配件



收納盒






配件
有大中小三種耳塞
我現在才發現這種耳塞可以塞很緊
其實很穩固不太會掉


如果要跑步或跳的話
還有上面那種 蝴蝶固定 和耳掛


耳機正面  有電源鍵





耳機側面  有音量鍵和麥克風
按鍵其實還蠻簡易操作的




usb的充電孔


充電的指示燈



整個用起來還蠻滿意的
真正讓我體會到無線的便利
我在想藍芽耳機就是應該要這樣才叫無線阿
在聽的時候固定的還滿穩的
而且它還有防水防汗的保證
音質部分還不錯
普普通通算中上程度了
如果不要跟專業音響來比的話


它設計還有一個蝴蝶型的固定
可以塞到外耳殼裡面
所以這個可以固定的更牢靠
而且不像耳掛式的比較不舒服



這也是之前看到這個討論串才去買的


其他可用的類似的藍芽耳機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如果有買的話可以分享一下心得
Plantronics BackBeat 903+

Plantronics BackBeat GO Bluetooth Wireless

JayBird BlueBuds X Sport